【專訪達人】游牧Slash田定豐,樂當美學行銷推手(上篇)

.

"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那句名言『只要你真心想做一件事,全宇宙都會來幫你』,我本來不信這句話,但後來卻都應驗在我身上"—田定豐

談起田定豐,大家馬上會聯想起,他與音樂圈的淵源,在音樂產業待了23個年頭,幫華語流行天王、天后做過無數張熱賣唱片。他以前是幕後推手,這幾年在多項領域發光,你從 Google 輸入「田定豐」,馬上會跑出 5 萬 4 千多筆關於他的資料。

因為,他現在是豐文創、FongCha 豐茶創辦人;攝影師;作家;大學講師。就像職場上,要形容一個人多樣角色的詞彙:Slash,他是個集多樣頭銜於一身的奇人。

他除了走入文創圈,更出過台灣攝影詩集《豐和日麗》、兒時家暴回憶錄《趨光歲月》、職場反省《翻轉命運的 66 個關鍵字》等書。檯面上,似乎我們看到的都是他做每件事成功的一面,但他的人生修煉,在看似一帆風順的海面,其實底下深藏許多不為人知的冰山。

事業高峰慘摔人生谷底

田定豐在 1989 年進入滾石唱片,從小職員一路爬升到音樂總監,更在 1995 年成立  EMI 種子音樂,擔任總經理。他剛好跟上華語唱片的巔峰時代,做出一張張百萬佳績唱片,那年他才 26 歲,攤開人生字典,「名利雙收」都不足以形容當時的意氣風發。

但踩在浪尖鋒頭,伴隨的是浪碎在灘石的風險。當人生站在高點上時,一稍不留神就會摔下神壇,許多人都在看他的好戲。他投資失利,揹上幾百萬債務,音樂產業轉衰讓他感到絕望,最後近乎用逃的姿態,離開他最熱愛、也創造他最驕傲的事業圈。

「我那時候根本不敢出門、不想遇到認識的人,不敢聽音樂,每天要吞六七顆安眠藥,把自己搞到不成人形。直到有一天驚覺我快要親手毀掉我自己時,有個聲音出現,為什麼我會變成這樣?為什麼我要變成這樣?」田定豐說。

窮途末路異鄉街頭痛哭

回想音樂事業的失敗,田定豐如今已經能用淡然的語氣,娓娓說出那時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。一個人在失敗時,先從否定自己,再去怪罪別人,最後是封閉心門。當時周遭朋友全都是音樂圈,幾乎找不到人訴苦,當他緊抓住一位圈外朋友,視為浮木,拉下臉躲到深圳沉潛。

過去功成名就的日子,讓他拉不下臉與母親坦承現況。當時他只能用信用卡去借錢,寄回台灣給母親,騙她假裝自己仍過的很好。直到連飯錢都快都見底時,媽媽越洋電話一句「你好不好?」兩人在電話裏頭,靜默了一分多鐘,他不敢說出任何一句話。

掛上電話,立刻在異鄉街頭痛哭,那一場絕望的眼淚,田定豐深刻省思,「我要逃避到什麼時候?從小到大這麼努力,為什麼要因為一次失敗就離開?如果有一天要離開,不是應該在最好的時候轉身?」這個意念,支撐起他頹敗的身軀,飛到北京,看他們音樂產業操作模式,打破舊有思維,重返台灣另闢疆土。

告別風光從「心」看世界

在台灣唱片圈最壞時代,田定 豐2003 年創立種子音樂,經過近十年的耕耘,2012 年旗下養了 20 多位歌手,年營業額達兩億一千萬。這時候,他實現了過去對自己的承諾,要在風光時勇敢選擇放手,轉身。

在音樂環境投入近四分之一世紀的心力,田定豐發現心頭開始出現另一股聲音:「我除了做音樂,有沒有更多可能性,豐富我自己的人生跟生命經驗?」當他發現,做藝人、出唱片不再是挑戰時,還會做什麼,可以創造自己的第二人生?

原本只是跟朋友借相機把玩,專業單眼功能複雜,光圈數、ISO 值對他來說是個全然陌生的技藝。他買書研究,邊走邊拍,卻花了八個月走訪台灣,拍出各地異境風貌。把成果曬在臉書,驚訝獲得讚美,甚至被出版社看上。出版便登上藝術類書籍排行冠軍,衝破八刷記錄,跌破旁人不看好眼鏡。

拿起相機那刻學會自省

攝影詩集出版之前,田定豐拍攝的風貌都不是自己原先設定好的。他一路開車環繞台灣,某次回程路,一轉頭就在一片綠油稻田中,發現一棵盛開的鳳凰木,獨自矗立在鄉野田間。他趕緊踩下煞車皮,雙腳直接踩進泥濘土壤,這幀照片後來便成為《豐和日麗 攝影詩集》的封面。

他拍照,其實不是被美景吸引而單純按下快門。他說「當我拿起相機拍台灣的時候,我就開始變成一個不一樣的人」。

所謂的不一樣,就是他開始實踐自省的功課。從攝影鏡頭關懷台灣的土地、台灣的人,進而自省自己的生命,挖掘自身過去經歷,出了什麼問題?

田定豐坦言,他其實是個脾氣不好、沒耐性的人,但現在的他,晚上都會自省,「是不是自己心情狀態不好,就對別人不禮貌?」、「今天為什麼不願意拿路上工讀生發的傳單?」他發現自省需要練習,每個當下都能練習,甚至他出版《翻轉命運的66個關鍵字》這本書,就是他職場的自省書。

to be continued…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